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 » 正文

“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走进滨州职业学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0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网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大众网·海报新闻讯(记者 刘佳琦 摄影 韩春义 通讯员 李志强 张洪)11月25日上午,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第三站走进了位于渤海之滨的滨州职业学院。本次采访团由包括人民网、中国网等在内的全国30余家主流融媒体以及山东本地主流媒体记者组成,活动以新闻发布和记者参与体验为主要方式。滨州职业学院自成立起,历经了“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实现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从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现从规模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记者 刘佳琦 摄影 韩春义 通讯员 李志强 张洪)11月25日上午,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第三站走进了位于渤海之滨的滨州职业学院。本次采访团由包括人民网、中国网等在内的全国30余家主流融媒体以及山东本地主流媒体记者组成,活动以新闻发布和记者参与体验为主要方式。

滨州职业学院自成立起,历经了“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实现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从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骨干校验收,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入围全国200所优质高职院校行列,实现从科学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跨越”“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新征程”的发展阶段。从高职教育的战略转型,到走在前列的续写辉煌,一代代滨职人励志耕耘、薪火相继,砥砺出“崇德尚能”的校风,积淀出“知行垂范”的教风,培育出“博知敏行”的学风,凝炼出“责任”的校训。当前,国家实施职业教育改革,“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巨大红利,对滨职来说更是重大历史性战略机遇。

“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走进滨州职业学院

在成就和机遇的背景下,滨州职业学院将挖掘新资源、聚焦新能量、创造新做法,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发挥“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汇聚国内外、政行企优势资源,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贡献 “滨职智慧”和“滨职力量”。同时,在创建“双高”和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新长征路上,滨州职业学院将紧扣“特色、融合、创新、提升”发展主题,笃定“升本、创特、建高、强基”目标任务,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率先建成新时代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

“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走进滨州职业学院

  聚焦产业深化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长期以来,滨州职业学院深度融入产业,坚持“开门开放、多元多样”的办学模式,与滨州新旧动能十大产业深度对接,不断尝试开展各种合作,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被空军确立为“全国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涵盖海军、空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等3个军兵种的4个专业。与多个机构全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协同发展,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主干,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成立了理事会及各级校企合作组织,与省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中国职教学会职业院校培训工作委员会、中国护理职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职业院校工作委员会,校企共建高端铝产业学院、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滨州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黄河三角洲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产教深化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形成了“机构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共赢性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了课程标准、学科方向、专业设置与职业需求、社会发展等全方位对接,增强了服务社会产业发展的匹配度、适应性和贡献率,促进了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无缝对接。

“唱念做打”培根铸魂,激发校园文化活力。

优秀的文化是校园进步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学院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学院的风气。坚持“唱念做打”工作理念,激发校园文化活力,是彰显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和山东省优质校,滨州职业学院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落实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联席学生制度,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百场讲堂”;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开展“师生面对面”活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经常性深入一线,参加学生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以“鲁彬之”为品牌,开办“鲁彬之”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堂,并上升为滨州文化大讲堂,成为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与市政协在校内共建全国第一家地市级政协文史馆;以“传承”为方向,校企共建校内企业文化馆,设立民俗艺术工作室;开展“四季一节一赛”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发挥齐鲁文化优势,建设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研究院,文化传承创新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围绕专业建设培养人才,锻造技术技能生力军。

加强专业群的建设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内在需要求的切入点。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新岗位,新技术不断涌现,专业设置的更新与调整尤为迫切。因此,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精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5+5”十强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云计算、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专业,开发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依托专业优势,着力打造8大专业群,在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然而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来支撑,在进行专业群建设的同时,必然形成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专业群落,因此滨州职业学院重点加大了对专业领军人才、专业拔尖人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确保学院发展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共频共振,不断锻造教育教学生力军。

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构筑教育教学大格局。

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国际工匠”的国际化办学愿景,不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将“育训结合、德技并修”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建设了一批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水平教学标准和课程群,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累计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或地区的3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护理、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有滨州“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人才专项基金滨州工作站、欧美亚教育联盟UWEE滨州校区等平台;建有滨台产学研交流中心和滨台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心。

 
 
 

 
按分类浏览
头条 (367) 上海 (431) 区镇 (557) 国内 (10764)
国际 (931) 财经 (397) 房产 (946) 科技 (364)
军事 (119) 娱乐 (478) 体育 (179) 汽车 (357)
生活 (403) 农业 (188) 健康 (249) 时尚 (72)
家居 (74) 旅游 (189) 女人 (59) 美食 (76)
消费 (145) 社会 (58) 文化 (201) 教育 (195)
公益 (12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