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旅游 » 正文

中东旅游业显现逐步恢复势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1-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63
核心提示:核心阅读  近期,作为中东地区重要经济支柱的旅游业开始缓慢好转。地区多国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续出台各类激励和优惠政策措施,力促旅游业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前8个月入境中东地区的游客数量下降了69%。随着地区多国旅行限制的逐步解除,中东地区旅游业正从低谷缓慢爬坡,显现逐步恢复势头。  多国旅游市场开始好转  位于开罗市中心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入口处人头攒动,游客有序排队入场参观。这里“请戴好口罩”的标语十分醒目,地面上保持社交距离的提示贴纸也随处可见。在工作人员的指

  在中国广西工作了一年后,吴晖锽选择继续留在中国。

  今年40岁的吴晖锽是马来西亚电气工程博士,一年多前申请了由广西科技厅实施的“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获聘进入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开展为期1年的科研工作。

  “中国目前有很好的科研环境,这是我来中国的原因之一。”11月2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吴晖锽与青年科技人员互动时说。今年6月,“东盟杰青计划”期满,吴晖锽留在中国,并受聘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作为第8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的重要活动,本次论坛吸引了近200位来自东盟及中日韩科技界的青年精英,与会人员聚焦联合实验室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云上直播与云下交流互动的方式,跨越空间的局限,分享创新合作思想,凝聚合作共识。

  “科技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科学家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最有创造潜力的群体。

  冲村宪树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首席研究员,曾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2014年,他发起了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目前已经接收了1万多名中国青少年短期访日开展科技交流。

  “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科技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今后中日之间能够相互学习,构建起双赢的合作关系。”冲村宪树在线上发表演讲时说。

  11月中旬,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同舟共济”,长安大学韩国籍教授张钟学在演讲中专门用了一个中文成语来表达东盟和中日韩国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要放在分享创新型的科技成果上。

  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10国的专家们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一系列科研合作成果,编著出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等。

  “青年科学家要加强交流和讨论,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各个平台的先进经验。”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郝二伟分享了建设联合实验室的经验。

  如何开展创新合作?“以最新的新冠疫情研究为例,这些成果是高度国际创新合作的结果。”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学术及政府事务大中华区副总裁杨晓虹给青年科学家们介绍了国际合作的10个法则。

  “青年是科技的未来,推动青年创新合作,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夯实交流基石,扎牢友谊纽带,构筑合作网络,开展联合研究,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让我们在10+3合作指引下,施展抱负,成就梦想……”

  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当13名来自东盟及中日韩各国科技界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在论坛现场共同发布科技创新合作倡议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我们相信,通过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激发区域科技创新的热潮,提升科学家联合研究能力,筑牢东盟及中日韩青年科学家沟通交流、务实合作的平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说。

  (记者 刘昊)

 
 
 

 
按分类浏览
头条 (367) 上海 (431) 区镇 (557) 国内 (10764)
国际 (931) 财经 (397) 房产 (946) 科技 (364)
军事 (119) 娱乐 (478) 体育 (179) 汽车 (357)
生活 (403) 农业 (188) 健康 (249) 时尚 (72)
家居 (74) 旅游 (189) 女人 (59) 美食 (76)
消费 (145) 社会 (58) 文化 (201) 教育 (195)
公益 (12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