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益 » 正文

无限极助力山区孩子拥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1-21  浏览次数:90
核心提示:中新网11月18日电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素有“茶马互市”“河湟雄镇”之称。但由于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致贫原因复杂,这里和四川的凉山州、云南的怒江州等并称为“三州”,被喻为“最后的贫困堡垒”。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且注定是一项长期性工程。这就意味着在书本成绩和课堂之外,村小老师们的工作依然要继续,要让“教育能够改善贫困”观念融入家长和学生的内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村小的老师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教育扶贫,这简单的四个字贯穿他们的一年、

中新网11月18日电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素有“茶马互市”“河湟雄镇”之称。但由于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致贫原因复杂,这里和四川的凉山州、云南的怒江州等并称为“三州”,被喻为“最后的贫困堡垒”。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且注定是一项长期性工程。这就意味着在书本成绩和课堂之外,村小老师们的工作依然要继续,要让“教育能够改善贫困”观念融入家长和学生的内心。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村小的老师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教育扶贫,这简单的四个字贯穿他们的一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村小里的“全能老师”:努力改变一代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董家岭乡地处213国道边,距离县城27公里,是东乡县海拔最高的地方:2576米。从山脚出发,要经过1个多小时的盘山路才能抵达这里,董家岭小学是这里的一所村小,共有122个孩子,这里有六个年级,六个班,六个老师。

2019年,张永孝被派到这里当校长,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县城和乡镇都做过校长,对乡村的教学条件早有准备,但第一次来到董家岭小学还是因为眼前的场景怔住了。“当时踏进这个学校门,除了两排房子,什么也没有,我就感觉到困难了。”张永孝回忆道。

据张校长介绍,学校仅有的六位老师全部来自村外,承担着全校的教学工作,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要做“十项全能”老师,负责不止一门课程、一个班级。同时,教育资源的紧张,也意味着这里的孩子们难以得到很全面的教育。

虽然学校条件非常艰苦,师资力量有限,但来自社会的鼓励从未间断。2018年,在驻村干部的牵线下,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曾通过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为董家岭小学和董家岭幼儿园的200多名孩子带来了服装、书包、文具和电脑。像这样来自社会的爱心帮扶还有很多,这些力量帮助支撑着这所学校办下去。

虽然平坦的公路已经通到了村口,交通出行比以前便利了很多,但这里的孩子很少会下山去,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也止步于电视和手机屏幕前。张永孝校长坚持为高年级的班级每周开设一节电脑课,课上除了教授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也会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认识大山外的世界。

山顶小学里的“科比梦”

“我叫马晓龙,喜欢的运动是篮球,平时打的位置是中锋。我的偶像是科比?布莱恩特,篮球场上的科比扣篮的样子非常帅……”马晓龙今年五年级,比同班同学高壮不少,是同学们公认的篮球高手。

马晓龙的篮球是家里哥哥教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他的球友。在临夏州梁家寺东乡族乡,随处可见县城篮球比赛的海报,村里有篮球架的空地总是很热闹,山坪小学校长马晓华告诉我们:“篮球绝对是这里的全民爱好。”

临夏州梁家寺东乡族乡山坪小学位于村庄的一块平地上,在山地的高处有一片不大的空地,经过简单的改造后成为了学校的篮球场。篮球场的一面靠山,另一面是90°的陡坡,距地面有5米高,这里一度只是简单地用塑料围栏网围住,“没办法啊,学生们得活动,只能不断地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马晓华校长说。

“我们当时看到孩子们就在上面跑来跑去,真是心惊胆战,”当地驻村干部直到现在还对那个场景印象深刻。2019年,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捐资为篮球场装上了坚固的护栏,曾经让人开心又揪心的篮球场终于让大家放心了。

有了加固的护栏,篮球场的用途开始丰富起来,孩子们可以再无忌惮得在上面放开打比赛。篮球场就是学校的“明星赛场”,课间老师们组织学生们一起来了一场友谊赛,抢断、上篮、欢呼声……初秋的太阳把篮球场照得无比亮堂,就像一个高处的舞台,每个人都是‘明星’。

近几年来,这所乡村小学“变化相当大”,据马校长介绍,2017年这里新盖了教学楼,从土房成为了如今的楼房,配置了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等标准小学要求的硬件设施,整个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让孩子们也有了受到更多元化教育的基础。谈到未来,马校长说,“反正在这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吧。”

甘肃山区里《放牛班的春天》

张艳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镇寄宿中心小学的一名英语兼数学老师,2016年同校的图书馆管理员调走后,她接过校图书馆的钥匙。

王格尔塘镇中心小学的图书馆位于教学楼的一层,藏书超过2万册。每一本进入校园的图书都经过老师们的认真遴选。据扎西当知校长回忆,学校每年除了自行购置也会收到许多来自爱心企业的赠书,但这其中有不少由于内容过深,阅读难度高等原因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老师们就一本一本筛选出来,将此类图书捐赠给了附近的中学。

2018年,无限极曾通过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向该校图书馆捐赠图书850册,据张老师回忆,“那批书有《朝花夕拾》、《鲁滨逊漂流记》等,都带拼音,各个年级的都能读,而且和课本贴得近,到现在为止这批图书基本每个班级都曾经集中借阅,紧接着又会有第二批轮转。”

除了专门的图书馆,王格尔塘镇中心小学处处可见阅读角,不仅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室内环境中,就连校园的空地处都有开放式图书角。据图书馆张老师介绍,“宿舍管理员每两周会带学生来图书馆换一次书,在我们学校,大家只要想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不一定局限在图书馆和阅读课。”

据校长扎西当知介绍,打造书香校园,为的就是孩子们不再读死书,有更宽的眼界。

除了书香校园,王格尔塘镇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对于一所山区小学而言,社团的概念听上去似乎只是包装下的小打小闹,但当你真正走进社团活动教室会发现这里几乎囊括了我们能想象到的各种兴趣爱好。

扎西当知校长坚信课本之外的艺术和文学类输入其实人人都需要,就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家马修靠一段音乐,改变了一群孩子的一生。每个孩子都有资格也该有机会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与大海”。

 
 
 

 
按分类浏览
头条 (367) 上海 (431) 区镇 (557) 国内 (10764)
国际 (931) 财经 (397) 房产 (946) 科技 (364)
军事 (119) 娱乐 (478) 体育 (179) 汽车 (357)
生活 (403) 农业 (188) 健康 (249) 时尚 (72)
家居 (74) 旅游 (189) 女人 (59) 美食 (76)
消费 (145) 社会 (58) 文化 (201) 教育 (195)
公益 (12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